「重返《國史大綱》」特別講座邀請中研院院士王汎森主講「錢穆與余英時」
臺灣商務印書館為紀念余英時教授逝世週年,同時也向《國史大綱》作者錢穆先生致敬,特別於2022年9月17日週末午後,假王雲五紀念館舉辦「重返《國史大綱》」系列講座「特別場」,邀請到中央研究院王汎森院士暢談「錢穆與余英時」。
王汎森老師演講一開始便強調,他只是余英時先生其中一位學生而已,余英時先生在哈佛、普林斯頓等大學任教時期,擁有更多的洋人學生。而王院士也從來沒有對外談論過老師(余英時),總覺得拿著老師的招牌去演講不大好意思。 接著,王院士以「三清化一氣」為綱,綜論余英時先生一生的治學與研究。他認為對余影響最大的三位學者,分別是胡適(對其政治觀念轉變,與整體影 響)、錢穆(在史學、學術風格方面),以及哈佛大學榮譽教授楊聯陞(對其職涯與漢學方面)。
首先,錢穆先生是如何看待余英時這位學生呢?他稱其為「新亞之寶」,余英時先生也說過在新亞書院的這五年對他而言非常重要。儘管當時錢穆先生除了忙於為書院募款,也同時在三、四種刊物上寫作,實際教學授課時間不多的情況下,余英時先生仍強調「如果我沒遇到錢先生,我以後四十年的生命必然是另外一個樣子」。
其次,王院士透過閱讀、比較錢穆先生與多名學生的往返書信,覺察錢對余的另眼相待、是天壤之別;而當錢穆先生感謝哈佛大學多年來對新亞書院的補助時,對方則以「哈佛得一余英時足矣」一語,回覆錢穆先生無須道謝,由此可知其中之奧。之後,錢穆先生曾與余英時的尊翁聯繫時提及:「若使英時能在弟身旁,親眼看其一日千里之脫轡絕馳,弟之心情蓋無愉快過於此者。得一後起人才殊不易,弟為新亞化了十載心血,卻要向英時身上索償。以此告兄,想不怪弟之無聊或過分也。」此語充分展現了錢穆先生,期待余英時先生自哈佛畢業後能回到新亞書院,大展長才的殷殷切切。
而余英時先生又是如何看待老師——錢穆?他說錢穆先生不是一般意義裡的保守主義者,對於傳統中國文化的生命力,抱有絕對的信心。王院士就分享他畢業後重返普林斯頓大學時,余英時先生正在為臺灣商務要再版的《國史大綱》撰寫導讀,他當面對王院士形容「我的老師(錢穆)在任何文明皆是第一流人物」、「……雙目炯炯,極聰明之人」。
王院士不僅學養博深,尤其熟諳學界社群人脈網絡,演講中,不時穿插當代學界師友們鮮為人知的軼事趣聞,大家聽得津津有味,且不時發出大笑或驚嘆。 錢穆先生與余英時先生,做為兩代人、以及學術取向不完全相同的史學大師,例如錢不贊同余後來以Weber「階 層Stratum」一詞取代「階級Class」、又或者余〈反智論〉對傳統文化抱持的態度,與錢《國史大綱》裡「對傳 統文化持有『溫情』與『敬意』」相異等等。然而師生彼此的看重/敬意,在相關書信/書籍文字中,俯拾可見。王院士亦分享一則小趣聞:每當錢穆先生的夫人胡美琦女士贈送錢之新著給余英時先生時,總會說「這本書的內容你也許不會贊同,不過還是請你看看」。脈脈溫情,雋永溫馨,由此可見。
余英時先生曾於錢穆先生開創的新亞書院就讀,而王汎森院士鑽研博士時則師從余英時先生。師徒三人均為史學巨匠,堪稱當今學界難得之佳話。而今,臺灣商務印書館能邀請王院士暢敘師徒間的深厚情誼,並帶領大家緬懷史學大師,別具紀念意義。